概述
左旋樟腦,外文名L-(-)-Camphor,分子式C10H16O,分子量為152.2334,左旋樟腦使用非常廣泛,最常見的應用就是做成樟腦丸,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將其放在衣柜里,用于防蟲、防蛀、防霉。該物質(zhì)主要是從樟樹的枝葉中提煉出的有芳香味的有機化合物,呈現(xiàn)光滑的呈無色或白色的晶體,在中藥的性能上其味辛,性熱,有小毒,歸心、脾經(jīng),芳烈宣通,具有通竅醒神,辟穢利氣,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有關(guān)該化合物的物性數(shù)據(jù)如下: 熔點178-180 ℃,沸點為207.4 ℃,密度為0.982 g/cm3,蒸氣壓0.225mmHg at 25°C。
制備
在雙頸燒瓶中制備N-羥基鄰苯二甲酰亞胺(1 mmol,10 mol%)和苯甲酸鈷(0.05 mmol,0.5 mol%)在CH3CN(50 mL)中的溶液。排空燒瓶(吸水器)并重新注入氧氣三次(氣球填充)。向溶液中加入甲硅烷基醚(10毫摩爾)。在氧氣氣氛下于室溫下攪拌所得淺黃色溶液10小時。在減壓下除去多余的溶劑,通過色譜法通過硅膠短墊純化殘留物以獲得產(chǎn)物左旋樟腦。
用途
1)自噬好比中醫(yī)的陰陽,陰陽平衡,自噬適度,可幫助受損細胞清除受損的細胞器和異常蛋白,從而對細胞損傷起保護作用。但是當陽偏盛,自噬過度,與凋亡信號之間交互作用,會誘導細胞死亡。陰偏盛,自噬降低,壞死的細胞器未及時清除,影響細胞代謝。自噬作為一種新的缺血性腦損傷的干預靶點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共識,近年來也有一些臨床前研究以干預自噬為靶點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進行治療,這也可能成為腦卒中基礎研究與潛在臨床應用的新熱點。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左旋樟腦能作用于GABAA受體達到抑制凋亡效應,并且能靶向P53抑制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自噬的過度激活,起到神經(jīng)細胞保護作用。而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參與癌細胞免疫逃逸,免于凋亡而無限增殖。因此能否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探究左旋樟腦是否通過靶向特定miRNA起到調(diào)節(jié)自噬的作用將有助于尋找新的藥物干預分子靶點,為中醫(yī)藥防治腦血管疾病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通過一系列的研究驗證,最后得出結(jié)論:左旋樟腦能通過抑制自噬起到神經(jīng)保護作用,其機制之一是通過靶向抑制miR-140的表達,使BCL-XL蛋白上調(diào),達到抑制細胞凋亡和自噬,起到神經(jīng)保護作用[1]。
2)左旋樟腦在制備防治缺血性中風藥物中也有一定應用,此處所說的藥物是由左旋樟腦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的組合物。左旋樟腦人的使用劑量約為0.3mg/kg~0.9mg/kg,所述藥物的組合物可制成注射液,滴丸,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或口服液[2]。
3)眾所周知,腦缺血再灌注后會造成腦部特定區(qū)域的神經(jīng)細胞損傷,然而這種損傷機制尚不清楚。實驗研究表明,左旋樟腦能夠保護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然而,對于這種保護機制的研究還很少。腦缺血再灌注的過程,可能會導致神經(jīng)細胞突起損傷,而缺血損傷和壞死物質(zhì)的刺激會致使自噬,凋亡過度激活,使得細胞內(nèi)容物降解過多引發(fā)細胞死亡,導致組織器官嚴重損傷。保護神經(jīng)細胞突起以及抑制凋亡與自噬過度激活可能作為一種新的缺血性腦損傷的干預靶點,成為腦缺血再灌注基礎研究與潛在臨床應用的新熱點。左旋樟腦能通過調(diào)控miR-125a抑制細胞凋亡和自噬保護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此研究可為左旋樟腦在腦缺血的預防和治療上提供理論依據(jù)[3]。
參考文獻
[1]李昀駿.左旋樟腦靶向miR-140調(diào)節(jié)腦缺血自噬分子機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
[2]魏剛,陳東風,劉東輝,等.左旋樟腦在制備防治缺血性中風藥物中的應用:CN201110318245.5[P].
[3]劉雨晴.左旋樟腦靶向MicroRNA-125a-3p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