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2]
2-氯-6-甲基異煙酸甲酯可用作醫(yī)藥化工合成中間體。如果吸入2-氯-6-甲基異煙酸甲酯,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如果皮膚接觸,應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yī);如果眼晴接觸,應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立即就醫(yī);如果食入,立即漱口,禁止催吐,應立即就醫(yī)。
應用
2-氯-6-甲基異煙酸甲酯可用作醫(yī)藥化工合成中間體,如發(fā)生如下反應
具體步驟為:向250mL烘箱干燥的燒瓶中加入NiCl 2(PPh 3)2(4.70g;6.486mmol)、活化的Zn粉(2.12g;32.43mmol)和四乙基碘化銨(5.56g;21.62mmol),將N 2引入燒瓶中,滴液漏斗連接到燒瓶上并脫氣,通過滴液漏斗將乙腈(50mL)加入到燒瓶中,放入設定在50℃的水浴中并攪拌30分鐘。將6,6-二甲基-2,2'-聯(lián)吡啶-4,4'-羧酸二甲酯(4.0g;21.62mmol)溶于脫氣的干燥乙腈(50mL)中,并轉移至滴液漏斗中,確保存在通過整個實驗裝置的惰性氣氛。然后將該溶液在50℃下快速加入到攪拌的金屬催化劑懸浮液中,并攪拌24小時。第二天,將黑色懸浮液冷卻至室溫,通過硅藻土床過濾,并加入到EDTA二鈉水溶液(2當量;150mL)中并攪拌。向該水溶液中加入氯仿(150mL),劇烈攪拌懸浮液30分鐘,然后停止攪拌,使懸浮液分離成含有EDTA-Ni絡合物和紅色有機層的藍色水層,含有粗目標聯(lián)吡啶化合物。分離有機層,水層用另外50mL氯仿萃取。合并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并蒸發(fā),得到深紅色固體。三苯基膦是
通過用兩倍體積的己烷(75mL)洗滌從該粗產(chǎn)物中除去。通過過濾分離固體,最后通過用三份50mL的2-甲基-3-戊酮洗滌來純化以除去三苯基氧化膦,得到淺橙色固體(1.8g;57.8%)。
制備[4]
2-氯-6-甲基異煙酸甲酯的制備如下:
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將干燥的乙醇(300mL)轉移至配有CaCl2干燥管的雙頸燒瓶中,干燥N2沖洗,3小時內(nèi)分批加入金屬鈉(6.75g,0.285mol),磁力攪拌并在燒瓶,保持惰性氣氛。將草酸二乙酯(34mL,0.25mol)與無水丙酮(18.5ml,0.25mol)混合,滴加到乙醇鈉溶液中,同時劇烈攪拌。將稠漿料在室溫下在氮氣下攪拌3小時。然后加入氰基乙酰胺(21.0g;0.25mol),將漿液在80℃下攪拌6小時。觀察到混合物從黃色變?yōu)榱脸壬良t色。除去過量的乙醇,將干燥的橙棕色固體溶于75mL沸騰的蒸餾水中,加入冰醋酸至pH4.7-4.9。蓋上熱溶液并放入冰箱中。過濾分離橙色沉淀,用冰水洗滌并真空干燥。產(chǎn)量:33.4g(66%)。通過ESI-MS確認產(chǎn)物的特性。
步驟2:將步驟1中制備的氰基酯(15.0g,72.8mmol)加入到裝有磁力攪拌的250mL燒瓶中,并加入140mL 6N HCl。將溶液在溫和回流下攪拌24小時。將熱溶液倒在250克碎冰上并放入冰箱中。通過過濾分離沉淀的米色固體,用冰水洗滌,并在真空下干燥。
步驟3:向攪拌的POCl 3溶液(30ml,321mmol)中加入7.0g步驟2中制備的羧酸,將該溶液在回流下攪拌18小時。此后,在減壓下除去過量的POCl 3,將黑色油狀殘余物置于碎冰浴中,緩慢加入干燥的甲醇(60mL),同時在浴中劇烈旋轉燒瓶,加入甲醇后觀察到劇烈的放熱反應。完全加入甲醇后,將燒瓶密封并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通過加入固體NaHCO 3中和燒瓶內(nèi)容物,并在乙酸乙酯和水(各100ml)之間分層。除去有機層,水層用另一部分乙酸乙酯(50mL)萃取。合并有機層,并用活性炭處理并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通過硅藻土過濾黑色溶液除去碳。將澄清溶液干燥并蒸發(fā),得到淺棕色半固體,將其通過溶解在熱石油醚中純化,從棕色油狀殘余物中傾析出石油醚,形成并蒸發(fā)乙醚,得到白色固體2-氯-6-甲基異煙酸甲酯。
主要參考資料
[1] WO2012153253.AROMATIC COMPOUNDS AND METAL COMPLEXES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