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11-溴十一酸別名11-溴代十一碳酸,化學式為C11H21BrO2,分子量為265.19,是尼龍-11單體的中間體[1]。11-溴十一酸常溫常壓下表現(xiàn)為白色結晶粉末。該物質(zhì)具有刺激性,一般不溶于水,熔沸點分別為49-51℃,173-174℃/2mmHg(lit.)。
以10-十一烯酸和溴化氫為原料進行溴代反應可以實現(xiàn)11-溴十一酸的合成。通過實驗得出溴代反應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引發(fā)劑用量2%,溴代溫度0~15℃,反應時間1 h,溶劑為甲苯,10-十一烯酸與甲苯的最佳配比20%。上述條件下,溴代反應的收率達92%以上[1]。
應用
11-溴十一酸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例如,以11-溴十一酸、芐硫醇、生物素和長醚鏈二胺為原料,通過活化酯法可以設計并合成一種新型長鏈含巰基的生物素衍生物——11-巰基十一酸-(8-生物素酰胺基-3,6-二氧辛基)酰胺[2]。以11-溴十一酸為原料,經(jīng)4步可以反應合成DL 麝香酮,總收率 32.1%[3]。采用催化氨解方法,以11-溴十一酸為原料可以合成11-氨基十一酸。在此過程中,氨解反應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反應溫度20℃,反應時間 24h,m(11-溴十一酸):m(催化劑)=20:1;n(氨 ):n(11-溴十一酸)=9:1。上述條件下,氨解反應收率可達70%。與現(xiàn)有工藝相比,提高了氨解反應收率[4]。
此外,在生物化學領域,文獻報道了一種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SKQ1二季膦鹽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2,3-二甲基對苯醌,硝酸銀和11-溴十一酸溶于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劑中,加熱到80℃,攪拌下滴加過硫酸銨,滴加完畢后,在此溫度下繼續(xù)反應直到TLC顯示反應完畢,過硅膠柱得到2,3-二(10-溴葵基)-5,6-二甲基對苯醌;2)將第一步產(chǎn)物溶于乙腈,加入三苯基膦,90℃下攪拌過夜,蒸除乙腈,乙酸乙酯洗掉未反應原料得到粗產(chǎn)物,過硅膠柱純化后得到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SKQ1衍生物2,3-二(10-三苯基溴化磷葵基)-5,6-二甲基對苯醌。本發(fā)明合成了一種新的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SKQ1的二季膦鹽衍生物,其比SKQ1多了一個季膦鹽基團,增強了化合物的水溶性,使其更有利于醫(yī)藥和化妝品的應用。上述合成條件溫和,溶劑可以重復再利用,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為水溶性更強的線粒體抗氧化劑SKQ1衍生物研究提供了基礎[5]。
參考文獻
[1]崔建蘭.11-溴代十一酸的合成研究[J].遼寧化工, 2002, 31(004):5-6+18.DOI:10.3969/j.issn.1004-0935.2002.04.002.
[2]徐常龍,曹小華,陶春元,等.11-巰基十一酸-(8-生物素酰胺基-3,6-二氧辛基)酰胺的合成[J].合成化學, 2011, 19(4):4.DOI:10.3969/j.issn.1005-1511.2011.04.013.
[3]李茹.麝香酮的合成[J].合成化學, 2004, 12(3):3.DOI:10.3969/j.issn.1005-1511.2004.03.006.
[4]崔建蘭.11-氨基十一酸的合成[J].精細化工, 2002(09):61-63.DOI:CNKI:SUN:JXHG.0.2002-09-017.
[5]謝同,張建軍.一種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SKQ1二季膦鹽衍生物的合成方法:CN201811335811.1[P].CN1092322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