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唑
中文名稱 | 吲唑 |
---|---|
中文同義詞 | 吲唑,99%;1H-吲唑;苯并-1,2-二吖唑;1氫-吲唑;1H-吲唑, 99%+;1,2-苯并吡唑;吲唑 5G;吲唑 |
英文名稱 | Indazole |
英文同義詞 | 1,2-Diazaindene;1H-Benzopyrazole;IFLAB-BB F1918-0009;INDAZOLE;BENZ-1,2-DIAZOLE;1,2-BENZPYRAZOLE;1,2-BENZODIAZOLE;1,2-BENZOPYRAZOLE |
CAS號 | 271-44-3 |
分子式 | C7H6N2 |
分子量 | 118.14 |
EINECS號 | 205-978-4 |
相關類別 | 其它雜環(huán);試劑和補充物;小分子抑制劑;小分子抑制劑,天然產(chǎn)物;色素類;醫(yī)藥原料;生化試劑-其他化學試劑;化工原料;Inhibitors;Indazoles;Indoles and derivatives;Indazole;Organoborons |
Mol文件 | 271-44-3.mol |
結構式 | ![]() |
吲唑 性質(zhì)
熔點 | 145-148 °C (lit.) |
---|---|
沸點 | 270 °C/743 mmHg (lit.) |
密度 | 1.4220 (rough estimate) |
折射率 | 1.5500 (estimate) |
閃點 | 270°C |
儲存條件 | Inert atmosphere,Room Temperature |
酸度系數(shù)(pKa) | 14.00±0.10(Predicted) |
形態(tài) | 針狀結晶粉末 |
顏色 | 白色至米色 |
水溶解性 | SOLUBLE IN HOT WATER |
Merck | 14,4936 |
BRN | 109676 |
CAS 數(shù)據(jù)庫 | 271-44-3(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學物質(zhì)信息 | 1H-Indazole(271-44-3) |
EPA化學物質(zhì)信息 | Indazole (271-44-3) |
吲唑(Indazole)是自然界中罕見的含氮雜環(huán),通常被稱為1H-吲唑,它是由吡唑環(huán)與苯環(huán)稠合而成的化合物,也稱為苯并吡唑或異茚達酮。含氮雜環(huán)家族,尤其是吲唑,不同長度的側(cè)鏈取代以及各個位點的官能團修飾,使其衍生物呈現(xiàn)結構和生物活性的多樣性,在藥物化學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天然吲唑是較為稀有的,迄今為止僅記錄了三種分離物:Nigellicine、Negeglanine和Nigellidine。吲唑骨架具有重要的藥理學意義,因為它是合成大量具有潛在治療作用的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吲唑衍生物作為抗癌藥、抗菌藥、抗原蟲藥和抗炎藥,以及蛋白激酶、HIV蛋白酶、一氧化氮合酶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被持續(xù)研究和報道。1993年,Moore等的研究結果證實了7-硝基吲唑(7-NI)對神經(jīng)元和內(nèi)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有強大的抑制作用。7-NI是一種出色的神經(jīng)保護劑,被取代的7-NI,如3-溴-7-硝基吲唑和2,7-二硝基吲唑表現(xiàn)出與7-NI相似或更高的活性。7-甲氧基吲唑也具有良好的NOS抑制活性,但其抑制作用比7-NI弱,這表明7位的硝基取代對于這些抑制劑的活性至關重要。
通過吲唑N-1、C3、C4、C5、C6和C7的取代可以開發(fā)出結構多樣的具有生物學特性的龐大分子庫。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化合物分子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也很重要。因此,選擇合適的取代基團,增強吲唑分子的親脂性,順利穿過細胞膜和血腦屏障,也可使該骨架更加適用于神經(jīng)治療藥的開發(fā)。相信不久的將來,利用吲唑衍生物開發(fā)的大量先導化合物也會取得不錯的進展[1]。目前為止含有吲唑的藥物分子有46個處于臨床研究階段,9個已上市,其中癌癥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藥物占比最高。
天然吲唑是較為稀有的,迄今為止僅記錄了三種分離物:Nigellicine、Negeglanine和Nigellidine。吲唑骨架具有重要的藥理學意義,因為它是合成大量具有潛在治療作用的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吲唑衍生物作為抗癌藥、抗菌藥、抗原蟲藥和抗炎藥,以及蛋白激酶、HIV蛋白酶、一氧化氮合酶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被持續(xù)研究和報道。1993年,Moore等的研究結果證實了7-硝基吲唑(7-NI)對神經(jīng)元和內(nèi)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有強大的抑制作用。7-NI是一種出色的神經(jīng)保護劑,被取代的7-NI,如3-溴-7-硝基吲唑和2,7-二硝基吲唑表現(xiàn)出與7-NI相似或更高的活性。7-甲氧基吲唑也具有良好的NOS抑制活性,但其抑制作用比7-NI弱,這表明7位的硝基取代對于這些抑制劑的活性至關重要。
通過吲唑N-1、C3、C4、C5、C6和C7的取代可以開發(fā)出結構多樣的具有生物學特性的龐大分子庫。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化合物分子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也很重要。因此,選擇合適的取代基團,增強吲唑分子的親脂性,順利穿過細胞膜和血腦屏障,也可使該骨架更加適用于神經(jīng)治療藥的開發(fā)。相信不久的將來,利用吲唑衍生物開發(fā)的大量先導化合物也會取得不錯的進展[1]。目前為止含有吲唑的藥物分子有46個處于臨床研究階段,9個已上市,其中癌癥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藥物占比最高。
吲唑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其許多衍生物具有藥物活性。例如,吲唑環(huán)在Cu(Ⅱ)催化下與芳基硼酸反應可得1-芳基吲唑,1-芳基吲唑可作避孕藥;吲唑與酸酐或酰氯反應可得N-?;胚?,其中一些N-?;胚蚓哂序?qū)蟲活性。
化學性質(zhì)
白色針狀結晶。熔點146.5℃,沸點267-270℃(99kPa)。易溶于稀酸,溶于醇、醚和熱水。用途
吲唑是一種多用途雜環(huán)化合物,由于其獨特的電子和結構性質(zhì),廣泛用于有機合成。吲唑的C-3位是一個重要的修飾位點,因其經(jīng)常涉及重要生物活性,如HIV蛋白酶抑制和抗菌、抗血小板、抗腫瘤和抗避孕等活性。生產(chǎn)方法
先由鄰氨基苯甲酸經(jīng)重氮化、還原、環(huán)合、氯化得到3-氯吲唑。然后,將3-氯吲唑、紅磷和氫碘酸混合回流24h,再經(jīng)后處理精制而得吲唑。安全信息
安全說明 | 22-24/25 |
---|---|
WGK Germany | 3 |
RTECS號 | NK7745000 |
海關編碼 | 29339990 |
提供商 | 語言 |
---|---|
英文
|
|
英文
|
|
英文
|
|
中文
|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