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草胺
中文名稱 | 丁草胺 |
---|---|
中文同義詞 | N-丁氧甲基-alpha-氯代乙酰替-2,6-二乙基苯胺;N-丁氧甲基-A-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N-丁氧甲基-α-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丁草胺;N-丁氧甲基-A-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丁草胺標準溶液;高效丁草胺 EC;丁草胺(標準品) |
英文名稱 | Machette |
英文同義詞 | N-(Butoxymethyl)-α-chloro-N(2,6-diethylphenyl)acetamide;N-(BUTOXYMETHYL)-2-CHLORO-2',6'-DIETHYLACETANILIDE;n-(butoxymethyl)-2-chloro-n-(2,6-diethylphenyl)acetamide;RASAYANCHLOR;TRAPP;n-(butoxymethyl)-2-chloro-n-(2,6-diethylphenyl)-acetamid;N-Butoxymethyl-.alpha.-chloro-2’,6’-diethylacetanilide;MACHETE |
CAS號 | 23184-66-9 |
分子式 | C17H26ClNO2 |
分子量 | 311.85 |
EINECS號 | 245-477-8 |
相關類別 | 除草劑;農(nóng)藥;酰胺類除草劑;分析標準品;農(nóng)殘、獸藥及化肥類;A-BAlphabetic;Alpha sort;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化學農(nóng)藥;農(nóng)藥中間體;農(nóng)用獸用原料;原料;有機中間體;化學試劑-農(nóng)藥原料;化學試劑;Agro-Chemicals;HERBICIDE;B;BI - BZ;Pesticides&Metabolites |
Mol文件 | 23184-66-9.mol |
結(jié)構式 | ![]() |
丁草胺 性質(zhì)
熔點 | <-5°C |
---|---|
沸點 | 156°C (0.5 torr) |
密度 | d430 1.0695 |
折射率 | 1.5388 (estimate) |
閃點 | 100 °C |
儲存條件 | 0-6°C |
溶解度 | 可溶于氯仿(少許)、甲醇(少許) |
形態(tài) | 液體 |
酸度系數(shù)(pKa) | 1.20±0.50(Predicted) |
顏色 | 淺黃紫色 |
水溶解性 | 20mg/L(20 ºC) |
BRN | 2873811 |
CAS 數(shù)據(jù)庫 | 23184-66-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學物質(zhì)信息 | Butachlor(23184-66-9) |
EPA化學物質(zhì)信息 | Butachlor (23184-66-9) |
丁草胺是一種酰胺類內(nèi)吸傳導型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又稱為去草胺、馬歇特、滅草特,純品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具有微芳香味。難溶于水,易溶于多種有機溶劑。在常溫及中性、弱堿性條件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強酸條件下會加速其分解,在土壤中可被降解。對人畜低毒,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對魚類高毒。主要通過雜草幼芽吸收,其次是通過根部吸收。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體內(nèi)抑制和破壞蛋白酶,影響蛋白質(zhì)的形成,抑制雜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長發(fā)育,從而使雜草死亡。

丁草胺對萌動及2葉期以前雜草有效,適用于稻田防除稗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千金子、牛王草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也可用于冬大麥、小麥防除硬草、看麥娘、鴨舌草、節(jié)節(jié)草、尖瓣花、螢藺、棒頭草等雜草,但對水三棱、偏稈藨草、野慈姑等多年生雜草無明顯防效。在粘壤土及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的土壤上使用,藥劑可被土壤膠體吸收,不易被淋溶,持效期可達1-2個月。丁草胺一般作為水稻田的封閉藥劑使用,或雜草一葉期之前使用藥效發(fā)揮理想。
藥劑使用之后,丁草胺被雜草幼芽吸收,而后傳導到雜草的各個部位發(fā)揮作用。吸收的丁草胺在雜草體內(nèi)將抑制和破壞蛋白酶的產(chǎn)生,影響雜草蛋白質(zhì)的合成,致使雜草幼芽和幼根無法正常生長發(fā)育,從而致使雜草死亡。
當丁草胺在旱地應用時,需要保證土壤濕潤,否則容易引發(fā)藥害。施藥后只有少量丁草胺能被稻苗吸收,并且在體內(nèi)迅速完全分解代謝,因而稻苗有較強的耐藥力。但在用藥量過大的情況下,會對水稻幼苗造成藥害,出現(xiàn)生長受抑、根腫大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死苗。在移栽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每畝純藥用量不能超過90克,否則會對水稻秧苗造成藥害。
丁草胺藥害癥狀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
輕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輕度矮縮,葉色稍褪綠。
中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矮縮,葉色明顯褪綠,分蘗受抑制。
重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矮縮,心葉扭曲或無心葉,葉片顏色加深,呈深綠色,無分蘗,水稻根變黃,新根生長受到抑制,嚴重時可出現(xiàn)死苗。 一般來說,藥害癥狀秈稻重于糯稻,拋秧田重于移栽田。
從藥害對水稻生育和產(chǎn)量影響來看,輕度藥害對水稻生育和產(chǎn)量無明顯影響。中度藥害和重度藥害使水稻生育受抑制,植株矮縮,分蘗停止,因而對產(chǎn)量的影響較大。
針對丁草胺產(chǎn)生藥害的原因:施藥量過大、施藥不均勻、施藥時田間水層過深,淹沒水稻心葉。
我們在施用時要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做到均勻施藥,施藥時田間保持適宜水層(3-5厘米),切忌淹沒水稻心葉或斷水。一旦田間出現(xiàn)藥害,可用清水沖洗多次,將原來的田水換掉,并追施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肥料,以緩解藥害。劑型:60%丁草胺乳油
在旱田應用需在土壤潤濕的條件下施藥。可防除稗草、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鴨舌草、節(jié)節(jié)草、異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雙子葉雜草。適用于白菜類、豆菜、蘿卜類、甘藍類、茄果類、菠菜等菜田除草。
1,菜豆、豇豆、小白菜、茴香、育苗甘藍、菠菜等直播菜田除草,于播種前畝用100毫升,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畦面,然后播種。
2,花椰菜、甘藍、茄子、甜(辣)椒、西紅柿等移栽田,于定植前畝用15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處理土壤。
3,水稻秧田、直播田使用:田整好后,播種前2-3天,灌淺水層,每畝用75-100毫升,對水35公斤,均勻噴霧土地表面,保持水層2-3天,排水播種。亦可在秧苗1葉1心至2葉期,稗草2葉期前,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噴藥后灌淺水,不淹秧苗心葉,保持水層3-4天。早直播田可在播后"浸蒙頭水"之后施藥。
4,移栽田使用:一般在移栽后3-5天,稗草等萌動高峰時,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35公斤均勻噴霧,或每畝撒施5%顆粒劑1000-1200克,保持淺水層3-4天。
5,旱地作物使用:冬小(大)麥播種后至出苗前,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于土地表面。(l)在秧田和直播田施藥播種后,切忌田面淹水。
(2)對出土前雜草防效較好,大草防效差,應盡量在播種定植前施藥。
(3)苗后用藥,水層不能淹過秧苗心葉,如遇暴雨應及時排水。否則易產(chǎn)生藥害。
(4)丁草胺對魚毒性高,不能在養(yǎng)魚稻田使用,也不要把殘藥或洗噴霧器的水倒入湖、河或池塘內(nèi)。
(5)土壤有一定溫度時使用丁草胺效果好。旱田應在施藥前澆水或噴水,以提高藥效。
(6)瓜類和茄果類蔬菜的播種期,使用本品有一定的藥害,應用時應慎重。
(7)丁草胺主要殺除單子葉雜草,對大部分闊葉雜草無效或藥效不大。菜田闊葉雜草較多的地塊,可考慮改用克莠靈、二氯吡啶酸等除草劑。
(8)噴藥要力求均勻,防止局部用藥過多造成藥害,或漏噴現(xiàn)象。大鼠急性經(jīng)口LD50為3300mg/kg,家兔急性經(jīng)皮LD504080mg/kg;大鼠3個月喂養(yǎng)無作用劑量為68~72mg/kg,小白鼠為123~278mg/kg。動物試驗未見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蓄積性弱。鯉魚LC50為0.81mg/L (48h)、0.32mg/L (96h),藍鰓魚LC50為0.44mg/L (96h)。蜜蜂經(jīng)口LD50>100μg/只。對眼睛和皮膚有輕微刺激性。
參見《農(nóng)藥》雜志2002年第七期丁草胺合成工藝改進。

丁草胺對萌動及2葉期以前雜草有效,適用于稻田防除稗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千金子、牛王草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也可用于冬大麥、小麥防除硬草、看麥娘、鴨舌草、節(jié)節(jié)草、尖瓣花、螢藺、棒頭草等雜草,但對水三棱、偏稈藨草、野慈姑等多年生雜草無明顯防效。在粘壤土及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的土壤上使用,藥劑可被土壤膠體吸收,不易被淋溶,持效期可達1-2個月。丁草胺一般作為水稻田的封閉藥劑使用,或雜草一葉期之前使用藥效發(fā)揮理想。
藥劑使用之后,丁草胺被雜草幼芽吸收,而后傳導到雜草的各個部位發(fā)揮作用。吸收的丁草胺在雜草體內(nèi)將抑制和破壞蛋白酶的產(chǎn)生,影響雜草蛋白質(zhì)的合成,致使雜草幼芽和幼根無法正常生長發(fā)育,從而致使雜草死亡。
當丁草胺在旱地應用時,需要保證土壤濕潤,否則容易引發(fā)藥害。施藥后只有少量丁草胺能被稻苗吸收,并且在體內(nèi)迅速完全分解代謝,因而稻苗有較強的耐藥力。但在用藥量過大的情況下,會對水稻幼苗造成藥害,出現(xiàn)生長受抑、根腫大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死苗。在移栽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每畝純藥用量不能超過90克,否則會對水稻秧苗造成藥害。
丁草胺藥害癥狀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
輕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輕度矮縮,葉色稍褪綠。
中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矮縮,葉色明顯褪綠,分蘗受抑制。
重度藥害表現(xiàn)為植株矮縮,心葉扭曲或無心葉,葉片顏色加深,呈深綠色,無分蘗,水稻根變黃,新根生長受到抑制,嚴重時可出現(xiàn)死苗。 一般來說,藥害癥狀秈稻重于糯稻,拋秧田重于移栽田。
從藥害對水稻生育和產(chǎn)量影響來看,輕度藥害對水稻生育和產(chǎn)量無明顯影響。中度藥害和重度藥害使水稻生育受抑制,植株矮縮,分蘗停止,因而對產(chǎn)量的影響較大。
針對丁草胺產(chǎn)生藥害的原因:施藥量過大、施藥不均勻、施藥時田間水層過深,淹沒水稻心葉。
我們在施用時要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做到均勻施藥,施藥時田間保持適宜水層(3-5厘米),切忌淹沒水稻心葉或斷水。一旦田間出現(xiàn)藥害,可用清水沖洗多次,將原來的田水換掉,并追施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肥料,以緩解藥害。劑型:60%丁草胺乳油
在旱田應用需在土壤潤濕的條件下施藥。可防除稗草、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鴨舌草、節(jié)節(jié)草、異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雙子葉雜草。適用于白菜類、豆菜、蘿卜類、甘藍類、茄果類、菠菜等菜田除草。
1,菜豆、豇豆、小白菜、茴香、育苗甘藍、菠菜等直播菜田除草,于播種前畝用100毫升,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畦面,然后播種。
2,花椰菜、甘藍、茄子、甜(辣)椒、西紅柿等移栽田,于定植前畝用15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處理土壤。
3,水稻秧田、直播田使用:田整好后,播種前2-3天,灌淺水層,每畝用75-100毫升,對水35公斤,均勻噴霧土地表面,保持水層2-3天,排水播種。亦可在秧苗1葉1心至2葉期,稗草2葉期前,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噴藥后灌淺水,不淹秧苗心葉,保持水層3-4天。早直播田可在播后"浸蒙頭水"之后施藥。
4,移栽田使用:一般在移栽后3-5天,稗草等萌動高峰時,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35公斤均勻噴霧,或每畝撒施5%顆粒劑1000-1200克,保持淺水層3-4天。
5,旱地作物使用:冬小(大)麥播種后至出苗前,每畝用100-125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于土地表面。(l)在秧田和直播田施藥播種后,切忌田面淹水。
(2)對出土前雜草防效較好,大草防效差,應盡量在播種定植前施藥。
(3)苗后用藥,水層不能淹過秧苗心葉,如遇暴雨應及時排水。否則易產(chǎn)生藥害。
(4)丁草胺對魚毒性高,不能在養(yǎng)魚稻田使用,也不要把殘藥或洗噴霧器的水倒入湖、河或池塘內(nèi)。
(5)土壤有一定溫度時使用丁草胺效果好。旱田應在施藥前澆水或噴水,以提高藥效。
(6)瓜類和茄果類蔬菜的播種期,使用本品有一定的藥害,應用時應慎重。
(7)丁草胺主要殺除單子葉雜草,對大部分闊葉雜草無效或藥效不大。菜田闊葉雜草較多的地塊,可考慮改用克莠靈、二氯吡啶酸等除草劑。
(8)噴藥要力求均勻,防止局部用藥過多造成藥害,或漏噴現(xiàn)象。大鼠急性經(jīng)口LD50為3300mg/kg,家兔急性經(jīng)皮LD504080mg/kg;大鼠3個月喂養(yǎng)無作用劑量為68~72mg/kg,小白鼠為123~278mg/kg。動物試驗未見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蓄積性弱。鯉魚LC50為0.81mg/L (48h)、0.32mg/L (96h),藍鰓魚LC50為0.44mg/L (96h)。蜜蜂經(jīng)口LD50>100μg/只。對眼睛和皮膚有輕微刺激性。
化學性質(zhì)
純品為淡黃色油狀液體。b.p.156℃/66.66Pa,相對密度 1.06~1.07(25℃),分解溫度165℃,蒸氣壓0.6×10-3Pa (25℃)。能溶于丙酮、乙醇、甲醇、苯等多種有機溶劑,在水中溶解度為2mg/L。 抗光性良好,275℃開始熱分解,pH值4以下不穩(wěn)定。用途
為選擇性芽前除草劑,通過其幼芽和幼小的次生根吸收,抑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雜草死亡。主要用于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一年生莎草科雜草,及某些一年生闊葉雜草,也可用于大麥、小麥、棉花、花生作物田的雜草防除。如防除稻田稗草、水蔥、螢藺、牛毛氈、節(jié)節(jié)草、鴨舌草等雜草用10~30g有效成分/100 m2 。水稻秧田播前2~3d用60%乳油6.8g/100m2 。冬小麥、大麥在播種覆土后,結(jié)合灌出苗水或降雨,在土壤水分良好的情況下,用60%乳油15~18.8mL/100m2,對水均勻噴霧土表。用途
是一種高效低毒芽前除草劑,主要用于防除旱地作物大多數(shù)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雙子葉雜草用途
用于防治水稻中的稗草、牛毛草、鴨舌草等雜草用途
用于防除水稻田禾本科雜草及一年生闊葉雜草用途
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用于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某些闊葉雜草。對小麥、大麥、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作物也有選擇性。有效劑量為每公頃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處理,水田苗后也可應用,是水稻田除草劑的重要品種。用途
主要用于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某些闊葉雜草。對小麥、大麥、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作物也有選擇性。有效劑量為每公頃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處理,水田苗后也可應用,是水稻田除草劑的重要品種。 校準儀器和裝置;評價方法;工作標準;質(zhì)量保證/質(zhì)量控制;其他。生產(chǎn)方法
①由DEA和多聚甲醛反應,制得N-亞甲基-2,6-二乙基苯胺,然后與氯乙酰氯反應生成N-(2,6-二乙基苯基)-N-氯甲基氯乙酰胺最后和正丁醇反應得產(chǎn)品丁草胺;反應與甲草胺制備過程相同,只是原料分別為多聚甲醛和正丁醇;②DEA同氯乙酸、三氯氧磷發(fā)生酰化,生成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酰胺,多聚甲醛與鹽酸、正丁醇發(fā)生醚化反應,生成氯甲基正丁基醚,再與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酰胺在氫氧化鈉存在下生成丁草胺粗品,經(jīng)分離得成品。生產(chǎn)方法
醋酸失水成生乙烯酮,通氯生成α-氯代乙酰氯;苯胺與乙烯作用在氨基的鄰位引入兩個乙基,再與甲醛作用形成碳氮雙鍵;最后兩個中間體加成并與正丁醇作用,生成丁草胺。參見《農(nóng)藥》雜志2002年第七期丁草胺合成工藝改進。
類別
農(nóng)藥毒性分級
中毒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740 毫克/ 公斤可燃性危險特性
燃燒產(chǎn)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氣體儲運特性
庫房通風低溫干燥; 與食品原料分開儲運滅火劑
干粉、泡沫、砂土安全信息
危險品標志 | Xn,N |
---|---|
危險類別碼 | 22-50/53 |
安全說明 | 60-61 |
危險品運輸編號 | UN3082 9/PG 3 |
WGK Germany | 3 |
RTECS號 | AE1200000 |
毒害物質(zhì)數(shù)據(jù) | 23184-66-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ts: 1740 mg/kg (Strateva) |
更新日期 | 產(chǎn)品編號 | 產(chǎn)品名稱 | CAS號 | 包裝 | 價格 |
---|---|---|---|---|---|
2025/02/08 | XW231846695 | 丁草胺標準溶液 butachlor solution;n-(butoxymethyl)-2-chloro-2',6'-diethylacetanilide | 23184-66-9 | 1ML | 109元 |
丁草胺 農(nóng)藥中毒急救措施
中毒癥狀
本品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急救治療
無解毒藥,對癥治療。
注意事項
[1]在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60%丁草胺每畝用量不得超過150cm,切忌田面淹水。一般南方用量采用下限。早稻秧田若氣溫低于15℃時施藥會有不同程 度藥害。 [2]丁草胺對三葉期以上的稗草效果差,因此必須掌握在雜草一葉期以前,三葉期使用,水不要淹沒秧心。 [3]目前麥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如用 于菜地土壤水份過低會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4]丁草胺對魚毒性較強,不能用于養(yǎng)魚,稻田用藥后的田水也不能排入魚塘
注意事項
[1]在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60%丁草胺每畝用量不得超過150cm,切忌田面淹水。一般南方用量采用下限。早稻秧田若氣溫低于15℃時施藥會有不同程 度藥害。 [2]丁草胺對三葉期以上的稗草效果差,因此必須掌握在雜草一葉期以前,三葉期使用,水不要淹沒秧心。 [3]目前麥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如用于菜地土壤水份過低會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4]丁草胺對魚毒性較強,不能用于養(yǎng)魚,稻田用藥后的田水也不能排入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