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草畏(Dicamba),化學名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商品名麥草威、殺草畏、百草敵,是一種具有選擇性和內吸傳導型苗后生長素類除草劑,由美國維爾斯科爾化學公司(Velsicol Chemical Corp)于1961年創(chuàng)制,1963年在加拿大取得登記,1967年首次作為除草劑報道并取得美國登記。
麥草畏屬安息香酸系列除草劑,具有內吸傳導作用,主要用于葉面或土壤除草劑,通過植株葉和根的傳導。苗后噴霧,藥劑能很快被雜草的葉、莖、根吸收,通過韌皮部及木質部向上、下傳導,多集中在分生組織及代謝活動旺盛的部位,阻礙植物激素的正?;顒佣闺s草死亡。對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有顯著防除效果,一般24小時闊葉雜草即出現畸形卷曲癥狀,15~20天死亡。對小麥、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比較安全,用于防除豬殃殃、蕎麥蔓、藜、牛繁縷、大巢菜、播娘蒿、蒼耳、薄朔草、田旋花、問荊、鱧腸等。禾本科植物吸收后能很快代謝分解使之失效,表現較強的抗藥性,故對小麥、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比較安全。
FAO規(guī)定的麥草畏原藥最低含量為85%,實際商業(yè)原藥產品含量為98%。瑞士先正達在美國、巴西和中國登記的麥草畏原藥含量分別為89%、85%和80%,而浙江升華拜克和江蘇優(yōu)士化學等幾家公司在國內登記的原藥含量90%~98%。德國巴斯夫、印度Gharda(新建的麥草畏的工廠于1998年通過了美國環(huán)保署審批)和浙江升華拜克、江蘇優(yōu)士化學等是生產麥草畏原藥的主要企業(yè)。
應用
目前,麥草畏主要用于防除蘆筍、玉米、高粱、小麥、甘蔗等作物田中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也用于防除耕作區(qū)的木本灌木叢。通常單用或幾個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混用,也可與其他類型的除草劑混用。
麥草畏是一種具有選擇性和內吸傳導型苗后生長素類除草劑,其持效期長,主要用于谷物、玉米、高粱、甘蔗、牧場和非農田作物等的雜草防除。因其用量少,使用成本低,屬于高效低毒除草劑。
主要應用作物:
麥草畏主要用于防除蘆筍、玉米、高粱、小麥、甘蔗等作物田中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也用于防除耕作區(qū)的木本灌木叢。通常單用或幾個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混用,也可與其他類型的除草劑混用。同時,麥草畏也可用于果樹、卷心菜、甘藍、菜花和油菜等作物的雜草控制。
目標雜草:防除豬殃殃、蕎麥蔓、藜、牛繁縷、大巢菜、播娘蒿、蒼耳、薄朔草、田旋花、問荊、鱧腸等。
用法:麥草畏一般作莖葉處理劑.苗后噴霧。由于麥草畏的內吸傳導性好,在較短時間內可通過雜草的莖、葉或根被內吸,可以將雜草連根殺死。在土壤中穩(wěn)定且較易移動,有一定的殘效期,一般能保持40 d以上,這是2,4一滴類藥劑所不及的。經長期使用后表明,雜草未見抗性。
作用量(克/公頃):150-9000 g A.I. (根據混劑劑型不同,按麥草畏量折算)
作用特點:麥草畏具有激素活性,能改變莖葉和根系的發(fā)育,引起開花異常等多種形態(tài)反應。麥草畏水溶性高,易被植物莖葉及根系吸收,在植物體內可以通過韌皮部和木質部上下行傳導,多積累在活躍的分生組織及代謝活動旺盛的部位,阻礙植物體內激素的正常活動,引起莖葉和根的畸形,細胞分裂、伸長和分化不規(guī)律,破壞核酸代謝,產生類似于2,4-滴類除草劑所特有的藥效癥狀,從而使敏感植物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