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
果酸(alphahydroxyacids,AHAs)是從各種水果、甘蔗、酸奶、果酒中提取的一系列α位有羥基的羧酸,故俗稱果酸。近10年來果酸廣泛應用于化妝品中,其具有較強的滲透性,易穿過角質層被皮膚吸收,從而促進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真皮膠原合成,最終達到滋潤皮膚、消除皺紋的作用。同時,在皮膚科臨床醫(yī)療中果酸已成為主要的化學換膚成分,現(xiàn)主要應用于痤瘡、黃褐斑、皮膚光老化、角化性疾病、炎癥后色素沉著等疾病的治療。果酸可加速皮膚更替作用,減少角質形成細胞與黑素細胞的接觸時間;高濃度果酸引起表皮松解;低濃度果酸降低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凝聚力。
作用機制[1]
1. 果酸對表皮的作用:果酸通過活化類固醇硫酸酯酶和絲氨酸蛋白酶降解橋粒,加快角質層細胞脫落,促進角質形成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角質形成細胞的角質堆積,使皮脂腺排泄通暢,皮脂、表皮汗腺液和水分經(jīng)乳化作用在皮膚表面形成皮脂膜,可保護皮內水分不過多蒸發(fā),也可防止細菌侵襲皮膚,達到保濕、皮膚屏障的作用;果酸調節(jié)角質形成過程,更新或重建表皮,使表皮增厚、角質層致密及光滑。
2. 果酸對真皮的作用:果酸啟動損傷重建機制,激活真皮成纖維細胞合成及分泌,使皮膚厚度增加,尤其是真皮乳頭層增厚及膠原纖維增加;果酸可以使皮膚的真皮乳頭層結締組織變薄,色素減退,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增加,從而淡化色斑,消除皺紋;果酸可以激發(fā)內聚葡萄糖胺與其他細胞間基質的合成,促進真皮內更多的透明質酸的合成,使皮膚的保水能力增強,水分含量增多,從而達到柔膚、滋潤的作用。
臨床應用[1,3]
1.痤瘡:痤瘡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的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遺傳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過度的免疫反應等。外用果酸能糾正毛囊上皮角化異常,促進毛孔周圍的角化栓塞脫落,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暢,皮脂順利排出,防止皮脂堆積、堵塞毛孔,從而有效治療痤瘡。而且果酸本身是弱酸,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絕大多數(shù)細菌的生長,故也可以通過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來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此外果酸具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的作用,能減輕或去除痤瘡患者遺留的瘢痕和色素沉著。單純應用果酸治療痤瘡有效,尤其是輕中度痤瘡單純外用果酸就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2.黃褐斑: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部皮膚病,影響患者美觀,嚴重者加重患者心理壓力。目前其治療手段包括系統(tǒng)用藥、外用藥物如氫醌、激光、化學換膚如果酸等,臨床治療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用藥或外用藥物治療見效慢,需患者長期檢查,一般難以堅持;部分患者應用激光治療黃褐斑后可緩解,但存在激光后色素沉著的風險?;谔岣呋颊咭缽男?、降低相關治療后色素沉著的風險,一種治療即果酸化學換膚脫穎而出,其是一種較安全的治療手段。
3.光老化:光老化也稱為皮膚的外源性衰老,是由于皮膚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尤其是長期經(jīng)紫外線照射后造成的慢性皮膚損傷,如皮膚出現(xiàn)色斑、彈性降低、皺紋等,嚴重影響患者面部美觀。組織學上表現(xiàn)為表皮萎縮,表皮突變平,真皮內膠原減少、呈彌漫性嗜堿性變。延緩皮膚光老化關鍵點是促進膠原纖維的合成。果酸用于改善皮膚光老化的作用機制包括:使表皮層厚度增加,真表皮的連接更加緊密,刺激黏多糖、膠原蛋白及彈力纖維的增生,使真皮層透明質酸含量增加,干預黑色素的合成與代謝。
4.其他
1)皮膚淀粉樣變:對果酸治療皮膚淀粉樣變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研究,研究中針對8例皮膚淀粉樣變患者,應用濃度為35%、50%、70%的乙醇酸治療,結果指出果酸對皮膚淀粉樣變的療效良好,1次治療后皮膚的瘙癢癥狀消失,隨著果酸濃度的增高、治療次數(shù)的增加,皮損逐漸消退;并得出結論:果酸治療皮膚淀粉樣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策略,尤其對于改善皮膚的瘙癢癥狀效果明顯。
2)色素沉著:目前多位學者在果酸治療激光術后色素沉著的療效觀察報告中均提及色素沉著可明顯改善、消退。在果酸預防點陣CO2激光治療光老化皮膚術后色素沉著的觀察中,納入病例15例,發(fā)現(xiàn)果酸治療后色素沉著明顯消退,皮膚變得緊致、白皙,證實了果酸可安全而有效地改善皮膚色澤和減輕點陣激光治療后的色素沉著。同時亦有報道果酸可促使外傷后色素沉著。
3)表皮增殖性疾?。汗峋哂谢瘜W剝脫的作用,故臨床上還可治療部分表皮增殖性疾病,如角化性疾病、病毒疣等。臨床上果酸治療角化性疾病主要包括脂溢性角化病、毛周角化病等。
主要參考資料
[1]果酸的面部年輕化機制及其在損容性皮膚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2]臨床皮膚性病治療手冊
[3]果酸治療中度尋常型痤瘡療效及安全性研究